刻木为吏的成语故事


刻木为吏

拼音kè mù wéi lì

基本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暂未找到成语刻木为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刻木为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怪诞不经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乐道安命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龙飞凤舞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老实巴交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自拔来归 《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骄生惯养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物尽其用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箪瓢屡空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