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
词语解释
法宝[ fǎ bǎo ]
⒈ 产生非凡的效果或奇迹般效果的某种东西。
英a magic weapon;
⒉ 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又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
⒊ 道教神话中说的能制伏或杀伤妖魔的宝物。
⒋ 比喻用起来特别有效的工具、方法或经验。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指教义和教典。是构成佛教的佛、法、僧三宝之一。
引《维摩经·佛国品》:“法宝普照,而雨甘露。”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戒珠如月,独洁麒麟之行;法宝如山,普闻狮子之吼。”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自珍 之学,自见足下而坚进,人小贫穷,周以财帛,亦感檀施,况足下教我求无上法宝乎?”
⒉ 神话中能降伏妖魔的宝物。
引清 李渔 《蜃中楼·试术》:“蒙 玉皇 授我三件法宝,一来成就好事,二来降服火龙。”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妙吉祥童子 ﹞復生 炎魔天王 家,是为灵耀,师事天尊,又诈取其金刀,炼为金砖以作法宝,终闹天宫,上界鼎沸。”
⒊ 比喻有特效的武器、方法或经验。
引毛泽东 《<共产党人>发刊词》:“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 中国 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魏巍 《挤垮它》二:“﹝敌人﹞还遍设了地雷、跳雷、挂雷、照明雷等等的地雷阵,让这些法宝去保护他。”
茅盾 《色盲》三:“浪漫主义把恋爱当作神秘的圣殿,颓废主义又以为是消忧遣愁的法宝。”
⒋ 珍宝。
国语辞典
法宝[ fǎ bǎo ]
⒈ 佛教用语。指诸佛、菩萨的教法。为三宝之一。
引《五灯会元·卷一·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于诸宝中,法宝为上。」
⒉ 僧家所用的衣钵、锡杖等,也称为「法宝」。
⒊ 比喻具有神奇功效的宝物。
最近近义词查询:
薄命的近义词(bó mìng)
主办的近义词(zhǔ bàn)
充当的近义词(chōng dāng)
见机的近义词(jiàn jī)
群众的近义词(qún zhòng)
是以的近义词(shì yǐ)
瞎说的近义词(xiā shuō)
家产的近义词(jiā chǎn)
聆听的近义词(líng tīng)
清理的近义词(qīng lǐ)
题目的近义词(tí mù)
傻里傻气的近义词(shǎ lǐ shǎ qì)
心坎的近义词(xīn kǎn)
加入的近义词(jiā rù)
宴会的近义词(yàn huì)
古里古怪的近义词(gǔ lǐ gǔ guài)
不但的近义词(bù dàn)
异曲同工的近义词(yì qǔ tóng gōng)
平整的近义词(píng zhěng)
城市的近义词(chéng shì)
布告的近义词(bù gào)
超级的近义词(chāo jí)
上午的近义词(shàng wǔ)
佛教的近义词(fó jiào)
堂堂正正的近义词(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